1 概述
KJ349礦用一般型無線終端(以下簡稱為終端)是KJ349礦井綜合通信系統(tǒng)的組成設備,是為方便進行系統(tǒng)無線而開發(fā)的一款高集成化、低成本的專用設備。通過該設備,可實現(xiàn)礦井無線信號(語音通信、人員管理)的無線。
本終端執(zhí)行常州迪泰科特測控設備有限公司企業(yè)標準《Q/DM060-2015》,其具有以下特點:
直接使用現(xiàn)場的220V交流電源供電,并提供雙路以太網(wǎng)光口輸出,使用方便;
采用雙天線設計,體積小巧,無線簡單;
單臺終端能同時實現(xiàn)wifi無線信號和zigbee無線信號的無線,成本低廉;
單臺終端的wifi覆蓋半徑超過250米,簡易可靠;
自帶備用電池并具有電池管理功能,功能多樣,使用靈活。
2 適應的環(huán)境條件
a) 溫度:0℃~40℃;
b) 濕度: ≤98%;
c) 大氣壓力:80kPa~116kPa;
d) 無顯著振動和沖擊的場合;
e)煤礦井下,有瓦斯或煤塵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。
3 主要技術指標
3.1 電氣性能
a) 工作電壓:交流220V(可選其它電壓),波動范圍±15%;
b)工作電流:≤50mA。
3.2 通信接口
3.2.1 以太網(wǎng)光口
a)接口數(shù)量:2個;
b) 通信方式:以太網(wǎng)信號,全雙工;
c) 通信速率:10Mbps/100Mbps自適應;
d) 工作波長:1310nm;
e)連接方式:SC;
f)光發(fā)射功率:-5dBm~0dBm(1310nm,單模光纖);
g)接收靈敏度:≤-36dBm(1310nm,單模光纖);
h)最大傳輸距離:≥20km。
3.2.2 以太網(wǎng)電口
a) 接口數(shù)量:1個;
b)連接方式:RJ45;
c) 傳輸方式:以太網(wǎng)電信號,全雙工;
d) 傳輸速率:10/100 Mbps自適應;
e) 信號工作電壓峰峰值:1V~5V;
f) 傳輸距離:≥100m(使用MHYV 2×2×0.75 mm2型礦用通訊電纜)。
3.3 通信參數(shù)
3.3.1 終端與識別卡通信
a) 工作頻率:2.42GHz±0.01GHz;
b) 編碼范圍: (0001~8190)號;
c) 接收靈敏度:≤-85dBm;
d) 調(diào)制方式:O-QPSK,基于ZigBee協(xié)議;
e)最大無遮擋識別半徑:≥100m;
f) 最大并發(fā)識別數(shù)量:≥200張;
g) 最大識別速度:≥15m/s;
h) 漏讀率:≤10-4。
3.3.2 終端與手機通信
a) 通信協(xié)議:IEEE802.11g;
b) 發(fā)射功率: ≤18dBm;
c) 工作頻率: 2451MHz~2473MHz;
d) 接收靈敏度:-81dBm;
e) 無線通信距離: ≥250m;
f) 調(diào)制方式:OFDM;
g) 每臺分站可以容納3路以上的通話。
4 主要結構特征及工作原理
4.1外形尺寸及重量
a)外形尺寸(長×寬×高,如圖1):437×345×126;
b)重量: 約4kg。
圖1 無線終端外形圖
4.2 工作原理
圖2 無線終端原理框圖
KJ349礦用無線終端原理如上圖2所示,由電源轉(zhuǎn)換電路、電池管理電路、32位CPU、存儲器、WIFI核心板、顯示模塊等組成。CPU用來檢測識別卡的位置和方向等;WIFI核心板用來與手機進行語音通信。
5 使用與接線
5.1 無線終端的基本配置
a) 無線終端安裝在流動人員或車輛必經(jīng)的岔口處,盡量安裝在行人的可視范圍內(nèi),并保證一定的高度,與壁的距離應在20cm以上,以保證無線電信號可靠的收發(fā);
b) 確保天線已經(jīng)接好擰緊后,將無線終端固定在巷道壁上;
c) 本終端提供1個以太網(wǎng)光口,實際使用時,通過無線終端下側(cè)的喇叭嘴連接。無線終端下側(cè)的另一喇叭嘴連接配接的220V交流電源;
d) 無線終端的MAC地址和通信端口(1025)出廠時已經(jīng)固定,粘貼在無線終端后蓋的背面。無線終端的定位類型和IP地址可以通過配套的FYF3型遙控器修改(使用方法見5.5),默認IP為192.168.0.xxx(分站號和IP地址的最后一個字節(jié)相同);終端的IP、子網(wǎng)掩碼和網(wǎng)關可以通過Web頁面修改,修改方法為使用電腦的網(wǎng)口通過網(wǎng)線連接終端,然后打開IE,在地址欄輸入終端的地址,然后回車。彈出來的界面如下圖3,按照要求修改即可,修改完成后按“確定”,將會保存當前的修改值。
圖3 無線終端Web配置界面
注意:分站的序號和IP地址最后一字節(jié)相同,192.168.0.1和192.168.1.1都表示1號分站(分站號在軟件添加時需要用到)。
e) 連接無線終端的供電電源(見圖1,2個喇叭口容許接入的線徑在5mm~10mm),并接好接地線;
5.2 wifi功能的配置
a) 出廠時無線終端的wifi網(wǎng)絡默認設置如表1,實際使用時的IP地址見分站背面的說明。
表1 HF-A11 網(wǎng)絡默認設置表
參數(shù) | 默認設置 |
SSID | HF-A11x_AP(已修改為KJ349-F) |
IP地址 | 10.10.100.254(具體貼在分站上蓋背面) |
子網(wǎng)掩碼 | 255.255.255.0 |
用戶名 | admin |
密碼 | admin |
b) 用電腦的無線網(wǎng)卡連接SSID為HF-A11x_AP的wifi信號(也可以修改個人電腦和分站在同一個網(wǎng)段,然后使用網(wǎng)線連接分站交換機來修改)。等連接好后,打開IE,在地址欄輸入http://10.10.100.254,回車。在彈出來的對話框中填入用戶名和密碼,然后“確認”。
然后網(wǎng)頁會出現(xiàn)分站wifi功能的管理頁面。分五個頁面,分別為模式選擇、無線接入點設置、無線終端接口設置、應用程序設置及模塊管理。配置時,用戶只需要修改模式選擇、無線接入點設置和模塊管理這3個頁面。
模式選擇
點擊左側(cè)“模式選擇”按鈕,進入無線模式設置的Web頁面,在此頁面可以設置模塊工作在AP模式或STA模式。按圖4設置,首先選擇AP模式,數(shù)據(jù)傳輸模式選擇:透明傳輸模式。然后點擊“確定”。
圖4 無線模式選擇Web界面
無線接入點設置
點擊左側(cè)“無線接入點設置”按鈕,進入無線接入點設置的Web頁面。按圖5設置,網(wǎng)絡名稱(SSID):KJ349-F,無線信道選擇:2462MHz(channel 11),然后點擊“確定”。IP地址(DHCP網(wǎng)關設置):設置為相應的IP值,并做相應記錄,建議IP設置在192.168.1.200
---192.168.1.254之間。然后點擊“確定”。
注意:分站支持的wifi頻率范圍為: 2451MHz~2473MHz,只能選擇11信道。
圖5 無線接入點設置Web界面
模塊管理
點擊左側(cè)“模塊管理”按鈕,進入模塊管理設置的Web頁面。如圖6,點擊“重啟”按鈕,無線模塊復位重啟,上面配置的所有信息自動刷新。
注意:用戶在不同的頁面設置參數(shù)并點擊“確定”保存后,設置不會馬上生效。必須通過點擊模塊管理頁面的“重啟”使wifi功能模塊重啟后,才會生效。
圖6 模塊管理的Web界面
5.3 WiFi手機的配置
a)進入“網(wǎng)絡設置”菜單,進入此菜單進行設置,需要輸入管理員密碼,默認密碼是080921!熬W(wǎng)絡設置”菜單主要用來設置WIFI無線參數(shù)、IP網(wǎng)絡參數(shù)以及VOIP參數(shù);
注意:網(wǎng)絡設置菜單修改設置參數(shù)后,需要重啟手機才能生效。
b)進入“網(wǎng)絡設置”菜單下的“信號協(xié)議”菜單,設置“SIP用戶名”為需要設置的分機號如8001;
c)SIP密碼輸入同NCS-MD2000調(diào)度系統(tǒng)的添加分機配置中的SIP密碼,如123456;
d)設置鑒權用戶名和上述的SIP用戶名是一致;
e)SIP注冊服務器設置同NCS-MD2000調(diào)度系統(tǒng)服務器的地址:192.168.1.2;
f)SIP注冊服務器端口:選擇此選項可以設置的SIP注冊服務器端口。默認為5060;
g)進入“網(wǎng)絡設置”菜單下的“AP搜索”菜單,選擇NCS-MD2000調(diào)度系統(tǒng)連接的當前區(qū)域的AP,進行存儲;
h)進入“網(wǎng)絡設置”菜單下的“AP配置”菜單,進行激活;
i)重啟手機后,設置生效,手機自動連接NCS-MD2000調(diào)度系統(tǒng)進行注冊;
j)注冊成功后,手機主頁面會顯示“注冊成功”字樣。
5.4 接線
本終端接線時,一般只需要連接220V供電電源(注意零線和火線)和通信光纜,按實際使用情況分別連接即可。
5.5 遙控器的使用
遙控發(fā)送器的外形如下圖7所示,同時按配套的FYF3型遙控發(fā)送器上的“”、“”鍵進入遙控方式,按功能鍵,選擇功能,提示所指功能。操作方式見下表2。
圖7 遙控器外形圖
表2 遙控器操作方式表
按鍵 | 操作內(nèi)容 |
功能鍵 | 選擇下一級菜單 |
上 | 被選擇內(nèi)容的增加或向上選擇 |
下 | 被選擇內(nèi)容的減少或向下選擇 |
上、下鍵同時按 | 進入或退出調(diào)整模式 |
S1、S2鍵同時按 | 退出調(diào)整模式 |
數(shù)碼管顯示及LED指示功能說明
本終端具有數(shù)碼顯示功能,能顯示終端的地址、讀到的標示卡的卡號。本終端上的功能指示LED從左至右依次為:
a)通信指示燈,閃爍表示網(wǎng)絡通信正常;
b)讀卡指示燈,閃爍表示讀到正確的識別卡。
c)電源指示燈,亮表示電源正常,滅表示電源沒有接通。
開機后終端首位數(shù)碼管會依次顯示1,2,3,4,5,6每個數(shù)字2秒,后三位數(shù)碼管的代表意義分別如下:
表3 數(shù)碼管顯示表
首位 | 操作內(nèi)容 |
1 | IP地址的第一字節(jié) |
2 | IP地址的第二字節(jié) |
3 | IP地址的第三字節(jié) |
4 | IP地址的第四字節(jié) |
5 | 定位的類型(qy-區(qū)域定位;jq-精確定位) |
6 | 外接的設備數(shù)量 |
開機完成后終端首位會顯示自己的當前地址,然后等待和系統(tǒng)的時鐘同步,同步完成后即開始工作,以后實時顯示的數(shù)字為當前讀到的卡的號碼。
7 使用注意事項
7.1 用戶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中規(guī)定的要求連接終端的外接電路和配接設備;
7.2 檢修終端時,用戶不得改動原電路的參數(shù)及條件,不得改動電氣元件的規(guī)格、型號及參數(shù);
7.3 只有正確設置終端的地址,終端才能與地面主機正常傳送數(shù)據(jù)。
8 故障分析與排除
8.1 常見故障現(xiàn)象
a) 終端不能正確讀卡;
b) 終端與地面監(jiān)控主機不能正確通信;
c) 紅外遙控器操作不靈;
8.2 常見故障排除方法
8.2.1終端不能正確讀卡
排除方法:終端不能正確讀卡,代表讀卡模塊故障,需要檢查終端是否進水腐蝕,需要聯(lián)系廠家送修。
8.2.2終端與地面監(jiān)控主機不能正確通信
排除方法:首先檢查終端地址設置是否正確、光纜是否正確插接。
8.2.3 紅外遙控操作不靈
排除方法:首先確認遙控器是否有電池及電池是否還有電壓,如正常,則應考慮芯片ST32F107VCT6是否損壞,聯(lián)系廠家送修。
9 保養(yǎng)、維護
9.1 保養(yǎng)
a) 使用時,必經(jīng)指定人員負責終端的日常維護和保養(yǎng);
b) 維護及保養(yǎng)人員必須認真閱讀《使用說明書》,熟悉終端的內(nèi)、外結構及電路原理;
c) 使用中,維護及保養(yǎng)人員應經(jīng)常檢查終端的各通道及電源的連接是否可靠,箱蓋是否壓緊、蓋板螺絲是否緊固;
d) 終端必須安放在無水處使用,嚴禁被水打濕;
9.2 維護
a) 終端的維修必須由接受過生產(chǎn)廠家專門培訓的修理人員進行;
b) 終端在使用中發(fā)生故障,應首先切斷電源,然后再按照保安規(guī)程的要求進行處理;
c) 在對終端進行檢修、維護和保養(yǎng)時,開蓋前必須首先切斷交流電源,嚴禁帶電操作!
d) 嚴禁改動本電路的任何參數(shù)。
10 運輸、貯存
10.1 終端在安裝和搬運時,務必小心、謹慎,避免劇烈震動和沖擊。搬運時,嚴禁拉扯設備之間的電纜線,避免造成人為的破壞;
10.2 安裝、存放時,嚴禁放置在被水直接滴淋的場所;
10.3 包裝后的終端,在避免雨雪直接淋襲的條件下,可適用于水運、陸運及空運等各種運輸方式。
10.4 包裝后的分站能在溫度為-10℃~+40℃,相對濕度不大于90%的環(huán)境中貯存12個月以上。
11 附件及資料
使用說明書 1份;
產(chǎn)品合格證 1份;
FYF3型遙控發(fā)送器 1只(視具體情況);
裝箱單 1份。